(资料图)
为保障全区重点时段特别是“两会”期间环境空气质量,不发生重污染天气,大兴安岭地委、行署高度重视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印发《大兴安岭地区重点时段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方案》。行署分管领导迅速安排部署,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并靠前指挥,各成员单位落靠工作责任,全面严格落实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各项措施,全力护航“兴安蓝”。
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组织住建、农业农村、应急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重点检查秸秆禁烧管控,工业企业、建筑施工工地、道路扬尘管控,机动车污染防治,发电、供热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未发现违法行为。
生态环境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印发《大兴安岭地区生态环境系统重点时段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方案》,实行“两会”期间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日总结、日通报制度,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联系,做好预警预测。增加每日现场检查频次,避免大气污染物超标排放引发污染天气发生。全力保证自动监测站正常运行,安排专人24小时在岗值守,通过黑龙江城市空气质量APP,密切关注、实时掌握AQI数值,发现数值较高时,立即对辖区内污染源进行现场排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整治。
“两会”期间,大兴安岭地区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科学统筹、全力攻坚,采取有效落实应对措施,切实改善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排名第一,优良天数比例达100%,PM2.5浓度均值为17μg/m3,同比下降5.6%,无重污染天气发生。圆满完成了重点时段空气质量保障任务。
来源:大气科综合科
审核:姚春生 责编:刘银晖 编辑:吴晗
上一篇 : 西餐餐具_西餐的上菜顺序是什么 需要注意些什么 amp 47
下一篇 :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