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美学它是有一个地心吸引力的
—林良忠
(资料图片)
林良忠
林良忠,父亲林赞庭是知名摄影师,林良忠从小在片厂工作的经历,奠定了他的影像审美基础。研究所期间赴美求学,林良忠就读于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硕班(MFA),结识了李安导演,拍摄了「家庭三部曲」系列。其后,林良忠将合作触角伸向香港丶大陆丶欧洲等地,多次帮助新导演拍摄首部剧情长片,被誉为电影摄影界的「处女杀手」。
问:您在一次《饮食男女》的采访中提到,您的父亲(林赞庭)说女人拍个大平光就很漂亮。现在很多摄影师是避讳拍大平光的,您为什么觉得大平光反而是好看的?
答:实际上,大平光的运用也是有一定技巧的。大平光需要考虑光线的角度,使其平均分布在被拍摄对象上,但同时也要注意给予画面一定的层次感。我父亲是拍琼瑶电影,他得了5个金马奖,他的老师是王士珍,在美国学过电影,所以他们打的光都很有好莱坞的风格。
在我教授摄影同学的过程中,有些同学会说:“你看这好莱坞电影都不连戏,全景的时候女孩子脸的反差很大,怎么一跳近景就大平光,甚至还加很多滤镜。”
我告诉他们,许多导演认为只要能对剧情有所帮助,他们根本不会考虑镜头之间的连贯性或轴线的问题,他们的主要目标是追求视觉上的美感。观众实际上并不太在乎镜头之间是否连贯,他们只希望画面能够打动他们。总而言之,摄影师需要在运用大平光时注意光线的平衡和层次感,而导演在制作电影时更注重观众的视觉体验,而非连续性。
在过去,我拍的片通常具有较大的光反差。当时我和李安一起合作拍电影,他希望我将女性角色脸上的光线打得比较平均。因为那时候的化妆师都是从香港请来的,他认为演员脸部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妆容上,他的想法是通过平坦的光线展现出女演员的青春气息,而不必刻意营造过度戏剧化的光影效果。他希望呈现出女演员的自然之美。
此外,如果你要塑造一个女明星,在特写镜头中如果面部光线反差太大,她的很多缺点都会凸显出来。尤其是有时候我们请来一些有名的服装设计师和化妆师,他们已经在造型上对演员的脸部做了很精细的处理,所以你不能给他们打出太大的反差。
不知道大家认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平光还是立体光?为了看这幅肖像,我甚至专门去了卢浮宫。达芬奇花了将近二十几年的时间创作这幅作品,他在处理阴影时采用了柔和的方式,让你感觉有一种若有若无的感觉,但实际上仍然存在。因此,这种柔和的光线非常讲究,我们脸部和脖子之间的分界线是通过阴影来呈现的,它只有一丝丝的感觉,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察觉出来。这种光线只能在特定的角度和对比下才能展现出来,因此它是一种最高级的柔和光。懂摄影的人,比如好莱坞的摄影师,通常能够运用这种柔和光,它并不完全是平光。
我们在一些台湾、内陆的电视作品中经常看到的大平光往往找不到角度。就像是闪光灯一样,灯光源直接放在摄影机旁边。你会感觉就像是使用了闪光灯拍摄的效果,而且灯光的角度低,导致脖子和下巴成为一个整体,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如果你能够运用大平光,脖子的暗度应该要稍微再暗一点,下巴跟脖子中间有一丝界线。
问:那通常拍女性的时候,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一样的拍摄手法呢?
答:我们跟着剧本进行拍摄,演员的情绪就像天气一样变幻莫测。她的心情像艳阳高照的太阳,我就把她拍成像艳阳高照的太阳,很明亮。她的心情不好,我就把她拍成很阴天的阴沉的感觉。有时甚至会运用剪影效果,例如《送我上青云》中,女主角有一场情绪沮丧的戏,她跑到一个角落躲起来抽烟。我会利用暗处的处理,创造剪影效果,最后使用打火机点亮她的脸,突出她的脸。
我们需要看剧本来调试你光影的情绪。实际上我们灯光不是照明,而是造影,我们用光来制造影子。根据剧情的氛围决定影子所在。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就像戏剧舞台一样,灯光的氛围可以帮助塑造整个现场的表演氛围。只有现场的表演氛围良好,演员的戏才能对观众产生感染力。而当观众被感染之后,演员的表演力量才会相对提升。因此,我们运用灯光来制造影子,旨在营造出适合剧情的氛围,提升整体的视觉效果和观赏体验。
问:在《我爱贝克汉姆》里面,有很多两个女孩子的对手戏。她们是肤色不一样的两个人种。从技术上来讲,像这样两个肤色明暗有很大差别的情况下,您是怎么处理的?
答:这个真的不太好处理,因为印度女主角她皮肤真的非常黑,然后白人的女主角,只要不化妆她脸的血管都看得清清楚楚,摄影机一拍出来血管都是蓝色的。所以在化妆上要处理,用粉把血管盖住。演员黑的地方用比较淡的粉底涂亮一点,然后再用光打亮,但是真的是不好打。
白人要遮旗板,黑人要加光。不谈有色人种跟白人之间这个概念,假设你对着黑卡跟白卡在拍,你对着黑卡就要提亮黑卡的亮度,我们亚洲人是灰卡,白人是白卡,对白卡你要压暗,但多台机器拍的时候很难压。
问:林老师可否说说您对电影色彩的理解?您在做一个电影项目的时候,是怎么去做色彩设计的?
答:色彩的设计从彩色片开始,最早是人工加色,之后就有双色胶片。双色胶片它就是blue跟 red,最后才有green的加入。真正三色的彩色片是用三个黑白的片用RGB 滤镜拍,拍完之后再去后期染色。有点像我们现在印刷或打印一样,用三颜色去打印印刷出来的。
我喜欢讲电影史的发展过程,最早我们电影工业在追求颜色的时候,希望所有的颜色都能最饱和,比如《乱世佳人》《绿野仙踪》。后来以迪士尼为主,他们去做了一些色彩实验。他们有一部电影叫做《幻想曲》,这部电影奠定了我们电影工业到今天色彩应用的一个方法,颜色要讲究对比,要讲究冲突,还要讲究和谐。我们现在看的很多电影,包括迪士尼的配色都是从那个颜色过来的。
我讲的是电影色彩运用的一个过程,我个人觉得在色彩里面,人们习惯把色彩用情绪表达,我们对于高色温的色彩就会觉得比较冷调,因为我们在傍晚太阳下山的时候,色温高就是冷调。当我们的远古祖先点燃火把或者火柴或者煤油灯,它的光就是暖色的。
在各个不同地方拍片,我自己的感受是在美国他们用的颜色都会比较接近original RGB那种比较鲜艳的,尤其在加州。可是到了欧洲,你会发现他们用的颜色会比较和谐,就是颜色之间的一个混合。很多颜色都是两种颜色混合出来的。我感觉跟他们的天气也有关系,还有跟他们的那种民族性也有关系。所以说到了另外一个地方拍片,就会感觉既然他们颜色都这么用了,那我们的光也要配合他们这样用。所以在欧洲拍片,你会发现他们不喜欢像美国人拍那种高对比的光,动不动就是大逆光大强光。他们的光比较讲究柔和,在色彩中有层次,而且色彩中的层次要柔和,有对比,但对比不能用的太多。
假如说在亚洲,大家就比较用我们民俗常用的传统颜色。所以你看有些农村电影,就会大量用那种农村花布的大红大绿的传统颜色的色块。在日本,他们就很喜欢重的很黑的那种颜色,然后再用红的或者蓝的或者金色去做对比。假如说到非洲,你不管到哪个民族,他们用颜色都非常的鲜艳,而且很舒服。中南美也是一样,他们用的颜色都是非常亮,而且非常刺眼。都会很愉悦人的心情,就跟人家民族性一样。所以有时候我会觉得,颜色它反射出来就是一个民族性的感觉,算是一个民族性的传统。
那么在运用颜色的时候,你就要考虑到这场戏是什么样的心情,然后再去用颜色。甚至说有时候把颜色的色块尽量减少,一般我们颜色就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但有时候有些电影它只用一种颜色,不是黑白片,它只用蓝色或者绿色或者土黄色,甚至会用红色。有时候就只用两种。这个都没有定数。
为了帮助那些渴望成为电影摄影师的人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邀请了摄影大师林良忠老师以及多家合作影视机构,共同推出这个电影摄影职业入行班。在这里,学员们将会接受从摄影技能、灯光技能、造型技能到实拍等多个方面的高强度、密集式的学习。而且,在课程结束后,我们还将为学员提供实习和拍片机会,帮助他们真正融入这个行业,为未来成为一名摄影师做好准备,以及获得更多的机会。
课 程 目 录
第一天 摄影技能
1.曝光
曝光的概念和原理 \光圈的作用和调节\
快门的作用和调节(包括电子快门和开口角)
ISO感光度\ISO感光度的作用和调节 \颗粒度的影响
光线的测量和调节 \尺烛光的测量和使用
白平衡的调节\动态范围的理解\测光表的使用
区域曝光法TheZoneSystem的介绍 \区域V = 主光(Key)的概念
数字曝光的工具,包括波形图(Waveform)和直方图(Histogram)
密度、宽容度、18度灰的了解和使用
2.光学镜头及滤镜
成像原理的了解\色差的产生和矫正\镜头的质量和选择
变形、焦点、焦距、景深及计算方式(DepthofField)的介绍
变形宽银幕镜头、球面和非球面镜片的了解
屈光度和视场角(AOV/FOV)的概念和应用
镜头品牌及风格特色、技术、画幅、高宽比(Aspect Ratio)的了解
分辨率、对比度、锐度的影响和中性密度滤镜(ND Filter)的使用
矫正滤镜、眩光(Flare)、变形镜头眩光的了解
第二天 灯光技能
1.光源和灯具
不同类型的光源和灯具\钨丝灯、镝灯HMI、PAR组灯具、LED灯
CRI和CCT的解释和应用\色温和色纸\色温和色纸的基础知识
2.DIY灯具的制作
3.布光和光线方向
布光工具的应用\光线方向的基本概念
水平、背光、¾背光、侧光、¾正面光、伦布朗Rembrandt
4.灯光类型和应用
有动机和无动机灯光的解释和应用
主光和辅光的作用和区别 \主/辅光的颜色对比和调整
光质:硬光、软光、柔光
5.柔光材料和硬光效果
常用柔光材料和柔光箱的使用\柔光材料的替代品和控制方法
硬光效果的制造和应用:质地和纹路、枝杈剪影、质地和阴影
6.烟和雾效果
烟和雾的制造方法和应用场景
第三天 AM 摄影造型之 灯光
1.灯光基本原理与方法
三点打灯的概念和实践\情境打光中的反差控制
Film Noir风格的特点和运用
灯光造型大师:黄宗霑、戈登威利斯、罗杰·狄金斯的作品与风格
2.自然光打法 Naturalism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夜内景场景创作
酒店、图书馆、车内夜戏的灯光设计
4.夜外景场景创作
湖边、树林、街道夜景的灯光设计
5.日内场景创作
澡堂内、屋檐下、办公室内的灯光设计
日内外光线平衡、日内运镜技巧、高楼层光控制技巧
6.日外场景创作
山顶上、街头马路边、露台上的灯光设计
自然光控制技巧及魔幻时刻光线控制、山林间日光控制、雾气气氛的控制
第三天 PM 实拍
人物布光
女性柔光打光技巧\男性硬质打光技巧
伦布朗光、蝴蝶光、书页布光技巧
第四天 AM上午 摄影造型之 构图
电影构图的三种样式\现实主义风格构图
表现主义风格构图\好来坞经典风格构图
构图的目的\构图的技巧
景深(DoF\)\负空间 \光晕\透视失真大色块色和灯光
电影构图构成 \主体 \ 陪体 \ 环境
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群体的关系\人与人为场景的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第四天 PM上午摄影造型之 运动
鏡頭運動的目的 \客觀运动\主觀运动
鏡頭運動的方式種類
推摄\拉摄\摇摄\跟摄\升降拍摄
综合运动摄影 combo\华尔兹运动摄影 Waltz shot
第五天摄影造型之色彩
色温
HMI & Tungsten 灯具光源的色温纸种类与特性\CTO\CTB
电影色彩的心理意义\我们如何看待颜色?
传统色轮 \一次,二次和三次颜色
电影中色彩的象征\色彩在电影中的情感作用
六种在电影主要颜色的常见颜色含义和象征意义......
第六天 摄影实拍讲解课程
1.气氛布光
日光效果的制造\夜景打光技巧\火光效果的营造
2.风格布光
现实黑色风格打光技巧 \浪漫风格打光技巧\恐怖风格打光技巧
3.情节分镜及运镜
对话场景\运动场景
导 师 介 绍
林良忠大师
与李安导演一起拍片
林良忠老师在美国学习摄影,和李安是同班同学,毕业于纽约大学。他和李安联手拍了家庭三部曲,分别是《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此后,他和国内很多导演合作过,包括彭小莲的《美丽上海》、章家瑞的《芳香之旅》、张扬的《向日葵》和李扬的《盲山》等。
近期,林老师执导的电影虽然预算不高,但仍然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比如《驴得水》和《送我上青云》。他的成功秘诀在于丰富的摄影师经验和DIY思维。他会在每部电影中运用各种灯锅灯、老鼠灯、灯笼灯等自制灯光设备,让画面更有层次感,更具艺术感。
上一篇 : 明天起有眼科义诊 为期5天 问诊均免专家费
下一篇 : 最后一页